建黨百年 杭州故事:“向雷鋒同志學習”題詞背后的故事
毛澤東親筆題詞“向雷鋒同志學習” 來源:蕭山區(qū)聞堰街道
一次杭州蕭山來氏家譜編修,揭開了58年前毛澤東題詞“向雷鋒同志學習”背后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。
“去年,負責編修來氏家譜的工作人員找到我,希望補充舅舅來漢宣的資料。沒想到卻意外發(fā)現(xiàn)了舅媽朱伯穎與‘向雷鋒同志學習’題詞竟有淵源?!睅滋烨?,在蕭山區(qū)聞堰街道黃山新村,朱伯穎的外甥汪國璋講述了這段歷史。
許多人知道,1963年3月5日,《人民日報》發(fā)表毛澤東主席的親筆題詞“向雷鋒同志學習”,從此,雷鋒成為家喻戶曉的平民英雄。然而,少為人知的是,毛主席的題詞是在2月22日;更鮮為人知的是,請毛主席為雷鋒題詞的倡議者之一和經(jīng)辦人朱伯穎,是曾任中國常駐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銜代表的蕭山聞堰鄉(xiāng)賢來漢宣的妻子。
時針撥回到1963年,全國媒體都在宣傳雷鋒的事跡,雷鋒成為和平建設時期青年中的杰出典型。當年2月,面向全國青年的《中國青年》雜志編委會決定為“學習雷鋒”編一個專輯。如何編好這個專輯,編輯部的同志展開熱烈討論。此時,有人提議請毛主席題詞,獲得大家一致響應。
那么,請誰來起草給毛主席的信?雜志社把這個重任交給了從團中央統(tǒng)戰(zhàn)部研究科轉(zhuǎn)來《中國青年》擔任編輯的朱伯穎。
隨后,朱伯穎擬好信件,主要內(nèi)容是:“現(xiàn)在全國已掀起一個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熱潮,我們《中國青年》擬出一期‘學習雷鋒’的專輯,向全國人民推薦這個先進典型,教育青年一代在社會主義時期更好地鍛煉成長,懇請您老人家為雷鋒題詞?!毙挪婚L,大約三四百字。
起草好信稿經(jīng)過該社領導反復斟酌、修改好后,大家還請總編室毛筆字寫得好的同志在一張小的豎的宣紙上書寫,并在信封上寫下“中南海,呈毛主席”。

毛澤東的回信 來源:蕭山區(qū)聞堰街道
給毛澤東的信是1963年2月16日送到中南海的。
此后,負責起草這封信的朱伯穎成為與毛主席辦公室聯(lián)系的經(jīng)辦人。信送出后幾天,她給主席辦公室打了兩次電話,第二次就獲悉毛主席答應題詞的好消息。興奮之余,朱伯穎代表編輯部再次請求毛主席:“‘學習雷鋒’專輯準備3月1日出版,付印時間是2月26日,請主席最好能在2月25日前題好?!?/span>
2月22日下午3點多鐘,朱伯穎接到電話,詞已題好,請派人到中南海西門的收發(fā)室去取。取回信件后大家把信拆開一看,“向雷鋒同志學習”幾個大字赫然映入眼簾。
經(jīng)過黨中央研究,3月5日由新華社發(fā)通稿,全國各大報紙同一天發(fā)表。中國青年社3月2日出“學習雷鋒”專輯,刊登毛主席的題詞,《中國青年》提前了3天發(fā)表。

《中國青年》雜志 來源:蕭山區(qū)聞堰街道
隨后,毛主席的題詞被送入了中央檔案館,而這個信封則跟隨了朱伯穎40多年?!斑@么多年多次搬家,她始終珍藏著這個信封?!蓖魢罢f。2004年9月,朱伯穎將信封捐贈給了青運史檔案館。
“希望更多人知道這個帶著蕭山印記的故事,也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光芒?!蓖魢罢f。
發(fā)布者:要亞娟